“幼儿园趣味户外自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方案
已有 413 次阅读 字数(1787) 2015/3/30 11:05:17
《幼儿园趣味户外自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方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户外活动,保证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对于幼儿园而言,户外活动的时间保证是幼儿健康身体的有利保证。基于幼儿园前期对户外活动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幼儿园各年龄段的户外活动存在着以下现象:1.时间随意:每天户外活动活动时间各班都不等,在组织上想出来就出来,有的拖拖拉拉,以致于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2.形式单一:对孩子的体能训练很有限,活动内容仅有每天单一的晨间活动、课间操等,内容也只是拍球,跳绳、简单的一些动物跳。这些传统的锻炼方式总不能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达不到有效的体能提升。3.材料贫乏:活动材料数量少、品类单一、使用率低等,使户外体育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或偏向于小型器械的摆弄,或仅停留在计划上,实际活动的时间和活动质量却得不到保证。基于以上原因,不难看出幼儿园在户外活动有效开展上有很大的难度,现状不容乐观。3—6岁的幼儿,身体正处在迅速发展和成长的阶段,身体锻炼活动对幼儿形成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乃至健康地生活,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实施户外活动对幼儿全面发展的实验与研究是迫在眉捷的一件大事,也是极其必要的。一、研究目标通过对户外自主活动开展对幼儿全面发展的研究,丰富幼儿户外活动的器械,以保证幼儿户外2小时的活动时间,让体验幼儿自主的选择。通过教师自制户外活动器械有效开展户外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运动选择空间,在与环境中的人或物互动过程中培养对体能的兴趣,达到锻炼身体,提高体能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二、研究内容1.户外自主活动内容选择与设计的研究。2.利用各种材料自制户外自主活动器械的策略研究。3.户外自主活动有效实施方法和策略的研究。三、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教师针对实际的教育活动或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案与计划,用以指导教育活动,并根据我园实际,总体设计,分阶段进行总结活动效果。2.观察研究法:在户外活动中,有目有、有计划,地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分析,跟踪记录幼儿在各实验阶段的发展事实(动作、言语、性格、感知等)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幼儿动作、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同时,还包括教育实验法、文献研究法等。四、预期成果 理论上初步形成户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架构:包括对不同年龄段幼儿体能素质的目标要求进行分析及户外活动对幼儿全面发展的评价理论的创新和完善。实践上形成户外活动实施相关操作模式。文本成果有初探户外活动开展对幼儿全面发展的实验和研究的研究报告。(1)确立课题内容,课题组成立2015年1月,在园级科研组会议讨论中得出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向,并成立课题组,讨论制定相关的研究计划。(2)撰写课题方案,组织开题论证2015年3月,根据讨论情况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立项。同时,组织科研组成员,进行开题论证。各子课题负责人撰写详细的操作方案。(3)结合操作方案,全园开展实施2015年4月——2015年7月,操作方案是各班开展活动的重点,子课题负责人组织全园教师学习操作方案并指导教师如何开展实施。同时,按照计划对各班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主要解决各年龄幼儿体能素质的目标要求及户外活动的内容设计。2015年7月——2015年9月,户外活动器械的制作及开发利用的策略研究。2015年9月——2016年11月,探索各年龄段或混龄幼儿的户外活动实施策略.除此,经过近两年的实践研究,各课题组成员及子课题负责人撰写课题阶段性报告。(4)收集材料,撰写研究报告2016年12月——2016年2月,两年的实施已初见成效,课题研究工作近尾声,收集并整理两年来的资料,重新组织撰写研究报告。本课题前期我们对《指南》健康领域进行了培训学习,并进行了整改,结合“晨间嘉年华”活动,我们以“运动、游戏、交往、创造”为一体,让使孩子拥有思想的自主、选择的自主、表达的自主;让孩子学会劳动的快乐,交往的快乐,游戏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并结合运动区设置原则,创设多元运动区。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除此,课题启动后,幼儿园将在研究经费上予以全力保障。保障调查实践、资料收集、会议研讨、论文结集、等各项支出如期支付。保障开题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的各项经费及时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