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 > 首页

做最自信的我 发表时间:2015/9/17 10:50:21

  • 做最自信的我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1、2、3

    【摘要】

        培养幼儿相信自己力量的心理品质对其一生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幼儿自信力的提高,首先取决于老师和家长的正确教育观,对其孩子的培养。

    教师对幼儿的正确评价,对幼儿的行为起着向导作用。我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把它归结于“123”的教育方法,提高育儿水平。正确对孩子发生的问题,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培养幼儿良好行为。实现家园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充分利用多种途径使幼儿体验成功。

     

    【关键词】   幼儿教育     自信心的小策略

     

    【正文】

        自信心,是人们自己相信自己,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的心理倾向,是人类健康的核心。因此,我们必须从幼儿园教育开始,注意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幼儿自信心程度的高低、强弱,常常受到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特别是遭到苦难挫折的阻挠。因此,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支撑有意识地培养。

    幼儿期是自我意识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大,也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最好时机。我们应在游戏活动中、日常生活中加以重视。在生活中,有些孩子自信心十足,“我最棒”常挂在嘴边,但有些孩子表现胆怯、退缩,缺乏自信心,总说:“我不会。”那么该怎样培养和促进孩子的自信心呢?我在教育活动中归结了“123”的基本教育方法,效果十分显著。

    1、“1”是指教师和家长联手,树立充分信任幼儿的培养观点

    幼儿的自信心培养首先取决于教师和家长的正确教育观,信任孩子是第一位的。教师和父母应该信任幼儿,信任孩子是师爱、父母爱的具体表现、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和力量。只有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权力,爱护他们敏感善良的心灵,一切从孩子实际出发,体会孩子的精神需要,珍惜他们有益于健康成长的各种兴趣和爱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发挥他们的自身积极性,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良好的行为得到接纳、珍视、肯定,从而产生信任感,并积极诱导和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正当目标,培养孩子坚强、自信的品质。因此,我和家长定下三条自我准则:(1)尊重孩子人格和权力,不做不说损害孩子自信的事和话;(2)做到以表扬为主,适当批评相结合方法得当适度;(3)家园相配合,根据孩子的特点,在多样化活动中注意培养自信心。这三点每学期都会有三次以上的自检与交流。

    幼儿对教师的态度情绪体验是最敏感、最仔细的,感受到师爱与信任的幼儿,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欣慰与满足,表现出安全、幸福、自信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幼儿行为与动机强度,表现出积极的行为模式,有效地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对每一个细心的事,我都不放过,不包办代替。例如:小班幼儿穿衣服、穿裤子时感到困难,我就教幼儿边练“火车穿山洞”的儿歌边穿,给予赞许的目光或点头微笑,或是一声夸奖,让幼儿体会到这是教师的信任和表扬,尽管穿衣穿得不好还是努力自己学着穿,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熟练,提高了幼儿自信心及其生活自理能力。教师对幼儿从内心的接纳,就是一种爱的力量,而爱是连接师生关系的 ,对幼儿有着无形的推动作用。无论是一声亲切的呼唤,一个善意肯定的微笑,还是一缕赞许的目光,都会对幼儿树立自尊、确立自信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效应会有所进步,而且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

    2、“2”是充分利用多种途径使幼儿体验成功

     满足孩子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在玩、学、乐中,注意孩子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注意差异,这是培养自信心的最有效的途径。因为,人的能力包括多方面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作为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有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从中树立自信心。我们幼儿园给幼儿搭建了很多平台,比如舞蹈、讲故事、绘画、英语、国际象棋、体操等比赛活动,不断地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根据不同年龄特点与要求,我们日常教育中开展的活动有:1、我是小班长:教师可以每天轮流安排幼儿担任小班长(能力强弱搭配),给他们带上小班长的标志,要求他们承担班长的职责,如分发物品、讲故事、检查整理玩具柜,表扬好人好事等等。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不管能力强弱,都有机会担任小班长,既为同伴服务,又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提高自己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增强自信心。2、“我能…….”。全班幼儿相互交流,让每个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能干什么,内容包括学习、纪律、活动、家庭服务等方面。通过活动的自我表现,让大家知道,班级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并在大家相互交流、肯定与鼓励中树立自信心,增强了班集体的荣誉感。开展这项活动,贯穿了区角游戏活动始终或单独举行。活动前教师要做必要的准备,要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尤其是那些能力较弱或缺点稍多、自信心不足的幼儿。3、我遇困难怎么办?教师可列举一些生活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如他人抢了你的玩具、不小心摔倒了等等,启发幼儿讨论,鼓励幼儿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特别是胆怯幼儿的发言给予肯定和鼓励。4、“小博士”活动,教师可以在户外自由活动时间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请每个幼儿轮流担任“小博士”,给其他幼儿出一个谜语、脑筋急转弯之类的题目,请大家解答。如没人答对,最后请“小博士”告诉大家正确答案。在类似这样的活动中,所有的幼儿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能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因获得了同伴的肯定和鼓励而进一步增强自信心。5、画展,教师可以经常或者特意为全班幼儿或部分幼举办画展,组织全体幼儿参观。参加画展的幼儿可以是绘画能力较强但其他方面较弱的幼儿,通过画展促使他们树立起对自己其他方面的信心;也可以使绘画能力弱、对绘画乃至自己其他方面缺乏信心的幼儿,通过特意为他们举办画展,鼓励他们努力争取进步,增强他们对绘画的信心,促使他们树立起积极的自我形象。

    3、“3”是教师应正确评价幼儿

    教师对幼儿的正确评价对幼儿的行为起着导向作用,是形成幼儿自信心的重要因素。教师对幼儿良好行为积极评价形式主要是运用表扬和鼓励。

    表扬,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方法。对幼儿进行表扬切忌言词空洞,要言之有据,应以具体行为表现为基础。老师应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和成功,无论是教育活动还是游戏活动,或是日常的生活活动,老师应注重观察引导。记得班上有一次午睡起床,我们班的王天泽小朋友起床后,发现他正蹲在地上系鞋带,只见他系好的鞋带不时松开。当他抬起头希望得到别人的援助时,我及时引导鼓励的口吻说:“这的确有点难,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这样反复操练几次,他便很快掌握了。孩子在学会的同时树立起了自信。平时我常常会对幼儿说:“我相信你能行,你真聪明,你真能干,这么难也学会了……。”让幼儿感到老师语感的魅力,体验到成功感和进步的愉快,愿意学更多的新本领,增强其求知欲望。运用表扬应针对幼儿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基础,做到言语适时、适度、恰如其分。如果滥用表扬,过多表扬和言过其实的表扬会产生幼儿盲目自信等副作用。

    鼓励,是当幼儿行为没有取得成功时,教师对幼儿所作努力进行充分肯定。由于幼儿年龄小,能力差,在各种活动中没能取得成功是经常发生和可以理解的。赏识他们所做的努力,即运用鼓励也是相当重要的。例如我们平时上课时,我们班的思宇小朋友性格内向,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好不容易举手回答,又答不出来。我们采用的是鼓励,而不是批评。“哦,没关系,你一定还没有想好吧,等你想好了再告诉老师。”在这种充满鼓励、尊重的良好气氛中,我相信她会越来越自信的。

    在工作中,我发现经常夸奖的幼儿往往自我感觉不错。如果幼儿从成人那里感知到自己备受关注,自己的所作所为被人认可与鼓励,而且自己能够担负一些责任,这些也在间接地影响着幼儿的自我价值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的,有能力和必不可少的。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不能根据本人的偏颇与爱好,对幼儿评价必须用发展的观点,从原有的基础出发,进行纵向比较,肯定成绩会进步,指出努力的方向,这样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自信心。这将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从而获得积极的自我情感,为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奠定了基础。

    反之,孩子的生活中如果缺少了表扬与鼓励,这对他自信心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以绝对片面、静止的观点,不分析具体的情况进行横向比较,极易挫折幼儿和自信心。有一次幼儿做手工时,一位小朋友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做得不好,我发现时,就对他说:“你看,XX小朋友的手多么巧,她做的手工真漂亮,你的手怎么这么笨呀。”如此,被贬的幼儿满脸通红,难为情的低下头,觉得自己不如别的小朋友,而产生害怕做手工的消极心理,从此对手工活动不感兴趣,对自己缺乏自信心。这件事给了我深刻的教训,教师的语感是十分重要的,在孩子集体面前,不能有“灵与笨”对比教育出现。

    教师运用表扬、鼓励对幼儿进行积极评价外,对幼儿不良行为进行批评也是必要的。批评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谈心的口吻,让幼儿明辨是非、明白道理。以不能伤害幼儿自尊心为前提,使幼儿感到既严格又和蔼。对幼儿的鼓励、批评货认可,需要适度满足,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增强自尊,自信——这是我的工作体验。

    以上这些做法还需要家长的配合,我们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游戏活动等方式,联手做好各种教育活动。

    总之,自信心是一种动力,能推动孩子在成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教师和家长共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用因材施教的科学方法教育孩子,从小为其播下自信的种子,才能达到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增强自信心,为今后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 《幼儿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