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 > 首页

2009年1月份教师观察记录 发表时间:2009/2/11 16:17:21

  • 20091月份教师观察记录

     

    背景:午睡起床的音乐从耳边传来,这一熟悉的音乐提醒着孩子们可以起床了。

    事例描述:大家起身穿裤又叠被的,可是熙蕾还在熟睡中。不一会儿,午睡室中传来阵阵的哭声:熙蕾,你怎么了?做噩梦了吗?老师问。几个孩子说是景辉打了漂的头,想叫她起床了。在安慰了熙蕾以后,我告诉景辉以后不能用这种方式来叫醒同学,对这种行为进行了引导,同时对他的心意进行了表扬。  同时我问:景辉,你这样的做法对吗?为什么打别人?他说:我奶奶在家也经常这样打我的呀!他的话令我们大吃一惊。随即我对这个孩子进行了个别教育。

    分析: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景辉喜欢用的行为来表达和解决问题,他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正确的认识,以为自己的行为是对朋友友善的表现。其实孩子的这种行为已经表现为攻击性行为。那么对于在家挨打的他,应该做些什么呢?第一要做的就是有正确立即的反应,比如说:你不可以打我!”“我不喜欢你打我!通过这些行动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感受,也让挨打的自己学习自我表达,自我保护。然后想想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错又错在哪儿?同时对自己的行为要进行改正。

    措施反思: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幼儿正处于发展时期,各方面都还未定型,既容易养成好的习惯,也容易形成不良的习惯。幼儿最善于模仿,父母则是他们模仿的首要对象。他们总是喜欢模仿父母的一些行为模式,以达到自我满足。孩子身上不少习惯就是直接从父母那里模仿来的。做父母的,应当注意自己日常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因此,父母的行为习惯好坏与否,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做老师的我们也要及时发现幼儿的不良行为,找出原因和家长交流,共同引导幼儿,正确的教育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