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4时,刚刚参加完奥运会表彰会的江钰源、蔡彤彤走进了心桥体操艺术俱乐部。正在紧张训练的小朋友纷纷簇拥了过来。“江钰源,江钰源!蔡彤彤,蔡彤彤!”小朋友们稚嫩的声音透出了一种见到“明星”的兴奋。江钰源也开心地和小朋友一一拥抱。
三个月前,心桥体操艺术俱乐部的孩子们都在温州体育运动学校食堂里,通过电视屏幕,看到了这两位师姐站上了领奖台。也许,对于这些只有五六岁的小孩子来说,奥运会和金牌意味着什么,他们不一定明白。但是他们很多人都知道,只要好好训练,以后也可以站在领奖台上。
一鸣惊人
时光倒回到十年前。
1998年5月份的某一天,徐炳兴正带着一群温州小孩尴尬地呆在北京的某个宾馆里。几天前,徐炳兴高高兴兴地带着新桥一幼体操队从温州赶到北京,准备参加一个由全国关心下一代工程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幼儿基本体操大赛。徐炳兴憧憬着眼前这批经过一年精心准备的孩子们能够取得满意的成绩。但是,他们在组委会得到了一个始料不及的消息:“参加北京决赛的队伍都是先在各个省里比赛过的,浙江的比赛早在4月份就进行了,你们不能参加。”
这是徐炳兴以及另一位带队老师始料不及的。“那位带队的老师之前带领电业幼儿园代表队参加过这种比赛。他们之前是代表供电系统参赛,不用通过浙江赛区的预赛。来北京之前,我们都不了解这个情况,也就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徐炳兴说。
思考良久,徐炳兴觉得既然千里迢迢来了北京,而且孩子们已经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准备,一定不能就此回去。他随即找到了组委会秘书长。
“各个省区市和系统都有自己的代表队,那民营幼儿园算不算一个独立的系统呢?”组委会秘书长被徐炳兴问得答不上来。“应该是算的,不过之前我们倒是没有把民营幼儿园单列出来。”秘书长想了一会,语气软了下来,作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那我们就代表民营幼儿园参加决赛好了。”徐炳兴从秘书长的话里听出了希望。
最后,组委会同意了他们以民营幼儿园代表队的方式参加决赛。那位秘书长更是对徐炳兴——这位来自温州的老板那种不放弃的精神佩服不已。
差点打道回府的新桥一幼代表队的小选手们在比赛中没有浪费来之不易的机会。第一轮比赛,他们的成绩就出乎预料地排在二等奖的第一位,距离一等奖仅一步之遥。第二轮比赛,他们更是发挥出了相当高的水平,一鸣惊人取得了一等奖。“第一次参加比赛,我们刚开始只希望能够比出水平就可以了,根本没想到会取得那么好的成绩。”优异的成绩也坚定了徐炳兴在新桥一幼继续坚持基本体操训练的决心。
1998年比赛的成功令新桥一幼体操队的名气迅速打响。第二年,比赛的邀请函早早就寄到学校。
此后,从“新桥一幼”到“心桥幼教集团”再到现在的“心桥体操艺术俱乐部”,他们均取得了一等奖的佳绩。2000年,他们作为文化交流使者,代表我国出访了美国。2002年,在中韩建交十周年之际,他们还前往汉城(今首尔)参加了庆典活动。
结缘体操
事实上1988年之前,徐炳兴对体操的认识仅仅是通过李宁和楼云等几个名字获得的。结缘体操,是因为投资了教育,创办了新桥一幼。
曾在温州长运公司当车队队长的徐炳兴,1988年开始自己开办长运业务。经过将近十年的努力,1997年,徐炳兴已经是个拥有一定实力的老板。此时徐炳兴开始准备进军教育行业。徐炳兴选择教育业有两个原因。第一,他从小有当教师的梦想。“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不过那个时候我是当不成教师了,但是如果当了校长或者投资教育,说不定有一天也有人会叫我老师。”老师的称呼,徐炳兴在创办新桥一幼一年后就得到了。在被称作徐老师而不是徐董之后,徐炳兴觉得很满足。
第二,徐炳兴觉得自己在取得了成绩之后应该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教育是利国利民的事情,我们不求马上回报,只希望在自己有点钱后为社会做点我们该做的。”徐炳兴是个很坦诚的人,他不否认1997年在投资教育时遭到了一些朋友的质疑和劝阻。“从商业的角度说,教育即使能赚钱也是回报速度慢的产业。他们都建议我投资资金回收更快捷、回报更直接的产业。”????但如今,当年很多反对的人也开始赞赏徐炳兴所做的这一切了。
新桥一幼成立之后,徐炳兴就一直思考着如何办出特色,并迅速打出名气。“我们一开始就对孩子进行国际象棋方面的培训。后来,又投资建了个游泳池,让每一个从我们这里毕业的小朋友都学会游泳。”但是,这些对徐炳兴来说总是有那么点遗憾,虽说有特色,但是还不够。他一直苦苦寻觅小孩子和家长喜欢、对孩子未来发展有利又能够迅速打出幼儿园名气的项目。
1997年,他无意中从电视上看到了全国幼儿基本体操大赛。徐炳兴瞬间就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好点子”了。“那天的电视节目让我很震撼。一群5岁左右的孩子,动作是那么统一那么优美。我觉得,体操不仅能够培养小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荣誉感,还能锻炼身体,塑造形体。我相信我们引进之后一定能获得成功。”随后,才有了那段有趣的故事在北京发生。
“心桥模式”
2006年,徐炳兴和温州体育运动学校共同催生了体操界的“温州模式”——由国内民企和体育专业机构共同合办。
徐炳兴的温州心桥幼教发展集团经过几年的发展,当时在少儿基本体操培训方面成绩显著,备受好评,优秀的体操苗子不断涌现。但是,只是办教育而不办体育的徐炳兴,不得不眼睁睁看着这些有可能在体操方面有所成就而且喜欢体操的小孩最终放弃。与此同时,温州体育运动学校同样也有他们的苦恼。中国过去的专业体育训练模式下,小运动员的文化课程学习一直是个难题。最终,双方的手握在了一起,催生了“心桥体操艺术俱乐部”。
通过合作,徐炳兴“快乐体操”和“文化、体操并重”的概念和温州体校的训练条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温州体操的发展也迅速焕发了活力。2007年11月,停办了35年之久的全市少儿体操比赛重新举行。2008年,该项比赛又真正做到了“一个都不能少”——设立的全部项目都有运动员参加,各县(市、区)均派队参赛。2008年8月,心桥体操艺术俱乐部代表温州参加省赛,共收获16枚金牌、14枚银牌、11枚铜牌,创造了温州队在该赛事上的历史最佳战绩。“过去,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练了体育就会影响文化成绩。我们就是让真正喜欢体操的孩子可以享受体操的乐趣,在体操方面有潜质的孩子可以得到良好的成长发展条件,让一些最终没能走上专业道路的孩子在转型的时候,文化成绩不比别人差。”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自己的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徐炳兴对心桥体操艺术俱乐部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他相信凭借心桥先进的训练理念、一流的教练队伍和温州人的特点,一定可以培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冠军。“体操是一项需要智慧和灵巧的运动,这两方面都是温州人的优点。”
徐炳兴给出了他心目中“冠军孵化期”——10年。“一般培养1名冠军大概需要3个奥运周期,也就是12年。心桥体操艺术俱乐部已经办了两年了,我们相信10年后这里将走出自己的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