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医务室

医务室 > 首页

宝宝发烧该不该“捂”? 作者:  许晋伟    发表时间:2014/5/13 11:57:55

  •     感冒发烧是儿科门急诊的常见病,好发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当前正值春季,气候多变,依然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很多父母和长辈在处理宝宝发烧的问题上,缺乏相关知识,存在诸多误区:盲目采用“捂汗疗法”——给孩子穿得里三层外三层,以为捂出一身汗,就会退烧了。儿内科副主任钱继红指出,这种做法要不得。发高热的宝宝往往肢体循环会变差,摸上去手脚冰凉,家长误以为孩子手脚凉就是穿得不够,继而给孩子捂得厚实些,加之儿童汗腺不发达,发烧捂汗,往往越捂越热,容易造成“捂热综合症”(即因捂盖过严使得孩子出现高热、面色苍白、反应低下、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因身体温度过高引发意识丧失、身体僵硬)。 
      宝宝发烧使每位家长都非常关心,也是最为担心的问题。尤其是很多家长担心会“烧坏大脑”。那么,家长该怎样进行降温处理?鉴于不少家长对宝宝发烧的家庭护理认识不足,上海新华医院儿内科钱继红主任进行了如下归纳: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主要通过对流、传导和蒸发三种机制散热。故空气的流通,有利于散热降温。
      2.多饮水。饮水可补充因发热而蒸发的水分。饮水后出汗,水分的蒸发,可帮助退热。此外,排尿增多也可使部分热量由尿液带出,加速退热。
      3.让宝宝穿着棉质宽松的内衣,出汗后要随时更换。发烧时要让身体散热,不能用厚重的棉被或者大衣将宝宝包裹起来,这样不但没办法有效排汗,反而可能使体温变得更高。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让宝宝充分散热,而手脚部位要适当保暖。
      4.对于6个月以下的宝宝,通常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先做处理,不要轻易使用各种退热药,以防产生副反应。常采用温水拭浴、贴退热贴、洗温水澡等方法,有利于散热。
      5.物理降温疗效不佳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当剂型的退热药。一般肛温超过39.0℃开始服用,其间隔使用的时间至少要在6小时以上,一天不能超过4次,短时间内切勿频繁使用,否则有可能造成药效过重和退烧过度。体温下降,即可停药。有惊厥史的发烧宝宝要及时用退烧药,同时尽快去医院就诊。
      6.退热过快、过猛,可致小儿体液大量丢失,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所以退热应温和,不宜操之过急。
      7.不同的退烧药不要随意并用,单独使用较安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药物临床安全性较高,儿科医生使用最广。非处方药中的解热镇痛药一般使用不超过3天,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8.对于那些长期发热,比如发烧时间超过1周甚至更长时间,或者是原因不明的发烧,则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应先就医检查,以确认发烧是否是因为结核病菌感染、免疫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等原因所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