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成了意外高发期 谁来为暑期筑牢“安全...
已有 321 次阅读 字数(2075) 2008/8/19 22:53:17
新华社长春7月26日电(褚晓亮 李瞧)进入暑期还不过20天,吉林省长春市就出现了十多起学生遭遇意外的事件。在惨痛的悲剧面前,在提心吊胆的家长面前,人们不禁要问:本该孩子们轻松愉快的暑期缘何成了家长的噩梦期?究竟如何才能给孩子们一个安全快乐的暑期?
——暑期之痛:未成年人意外事件频发
7月17日,长春市临河街的小佳因父母工作忙,在家里和一个小朋友玩时,从五楼掉下。幸运的是她被二楼电线反弹到门市房的牌匾上,后来被众人救下才幸免于难。而就在这一事件的前一天,长春市二道区安乐路与民丰三条交汇处,小学生小勇一个人拉着玩具车,走在人行道上,一不小心一头栽进一个正张着大口的电缆井。还好有路人发现,把受伤的小男孩解救了出来。
小佳和小勇无疑是幸运的,他们虽然受到惊吓却并无生命危险。而最近长春市却已有数名孩子因意外事件失去了生命。7月10日上午,长春市二道区八里堡街道某厂沉灰池内,团山小学的6年级学生小江游泳溺水抢救无效身亡;7月6日下午,一名18岁的高中生在长春市太平桥附近一处水塘游泳时也不幸沉入水底身亡;7月2日,长春市郊区米沙子镇初二学生包长明和同学来到了附近的兴盛砖场,在砖场内的大水坑里进行游泳后溺水身亡;7月2日,长春市区一名男孩在6楼阳台里站在凳子上向外看时,不慎坠楼身亡……
坠楼、溺水、车祸……刚进入暑期十多天,长春市就发生了十多起与中小学生相关的意外,初步统计,已有4个孩子丧生。这些令人心痛的事例,不但让一些失去孩子的家长伤心欲绝,也让无数拥有孩子的家长提心吊胆,本应五彩斑斓的暑期,被涂抹上了厚重的阴影。
据了解,全国每年都有超过7万名儿童死于由于溺水、交通意外、跌落、动物咬伤以及煤气泄漏等引发的意外事故,而有近30%的事故发生在暑期。长春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副主任张健表示,威胁暑期孩子的意外伤害在农村主要集中在溺水、食物中毒等方面,而在城市则主要是高空跌落、交通事故、陌生人侵犯等。
——家长之困:暑期孩子如何监管
放了暑假,孩子们离开学校,老师们无法再继续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看管,学校也将不再承担监管孩子的责任。长春市吉林大学附属中学的一位班主任姜淼认为,随着孩子们回到家里,监管孩子的重要责任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家长身上,然而,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很多的家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监管空白,这个中空地带在让家长陷入尴尬境地的同时,更让孩子们的安全少了几多保障。
在农村,随着近些年来很多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成为“留守一族”,他们或者跟着年老的爷爷奶奶过活,或者是被寄养在亲戚朋友家。平日里便少被管教的孩子们,一旦放了暑假,就更加无拘无束、逍遥自在了。
而在以三口之家居多的城市里,大多数学生家长都属于忙碌的上班族,长达一个多月的寒暑期历来都让他们头疼不已:如何安置放假回家的孩子们?无奈之余一些家长把孩子送到了各种补习班。
张健表示,把孩子独自留守在家,家中的电器、煤气、药品、开水瓶等物品都很有可能成为危险源,另外,大多数家庭楼层高,如果阳台或门窗没有安装防护栏,没有大人照料的孩子容易坠落摔伤。
——破解之道:提高防范意识与开辟第三空间并重
经采访发现,很多意外跟孩子缺少必要的安全常识有着很大关系,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国内3至12岁的儿童中,大多数孩子安全意识薄弱,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缺少应有的防范知识,更不知道躲避风险。所以,强化暑期安全首先应该从孩子抓起,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张健说,学校应该将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渗入到平时的学习课程中,家长也应该做好家庭安全防护工作并帮助孩子掌握各种基本的自我保护手段,比如保管好刀子、火机、药片等物品,并在家中显眼位置粘贴各种求助电话,嘱托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等。
但是一味地提醒他们不准碰这个,不准做那个,不但不符合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和成长发展的需求,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付诚认为,解决暑期意外事件高发的关键是如何在保证儿童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孩子开展一些符合其特点的活动。他说:“为孩子创建一个既安全又快乐,融监管和组织活动于一体的环境空间,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据了解,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依托社区建立了一系列的社会化与公益性相结合的“成长驿站”,主要为假期中以及平时父母无暇照顾的儿童提供服务。那里不但有各种体育设施,还开设了一些特长辅导班,也会经常组织户外活动,被称为孩子们的第二个“家长”,而每个孩子平均每天三元的收费更令它大受欢迎。据相关部门介绍,“成长驿站”开辟以后,船营区儿童意外伤害率明显下降。
据此,有专家建议,应在学校和家庭之外,从社区入手开辟未成年人快乐成长的“第三空间”。吉林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田毅鹏也认为,在国外,完善的社区服务承担了相当一部分托管、监护孩子的职能,而目前国内只有部分社区在探索建设类似的场所,所以政府应该加强社区建设,倡导并培植一些公共的非营利性或者微利性社区组织,将监护托管和引导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紧密结合起来,从而防止暑期意外事件的发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