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已有 721 次阅读 字数(4954) 2015/2/24 14:34:21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摘要】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行为对孩子今后的成长至关重要。如何使广大父母接受现代家庭教育新理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摆脱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让孩子们真正受益,已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关键词】身心发展 独立 守法 培养 【正文】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学校和家庭相互支持和配合,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通过学习理论和实践,我认为家庭教育要关心子女身心的正常发展,培养子女良好的习惯,培养子女独立自强的精神,培养子女遵纪守法的观念,培养子女适应社会的能力等,应该是家庭教育重要的思考和实践方面。一般地说,人都是首先通过家庭这个最小的社会基层组织,再进入更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的。因此,对每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家庭是第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各个方面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家庭在促进孩子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上应该承担哪些任务呢? 一、关心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 父母首先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智力、品德、美感等心理方面的发展才有可靠的物质基础。孩子出生后的吃、穿、用、住等都是在家庭里解决的。为使孩子的身体充分地生长发育,需要有饮食、卫生、体育等多方面的条件,其中营养是最基本的条件。因为身高体重的增长,各组织器官的发育,各种体力和思维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这些物质条件主要来自食物的营养,如果食物中长期缺乏营养素,就会导致生长发育不良等疾病。因此,父母要为子女选择和提供他们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食物。为孩子提供食物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做到结构合理,份量适度,注意营养卫生。偏食、营养不足或过度,都不利于孩子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此外、父母还应当督促子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注意保持坐、立、走和看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求他们合理作息,做到有张有弛,劳逸适度。父母还应当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当然是对,但不全面。真正的健康,不仅指身高、体重、体型、体质、五官、四肢发育健全,生理活动功能正常,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事实上,一些青少年身上的确存在心理健康不良现象的,如紧张焦虑、惶惶不安;遇事淡漠,郁郁寡欢;猜忌多疑,孤独离群;残忍暴虐,冷酷无情;患得患失,喜怒无常,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胆怯懦弱,依赖心强;意志薄弱,惧怕困难;缺乏主见;信心不足,自暴自弃;贪图虚荣,不知节制;说谎作伪,缺乏真诚;自私任性,无理取闹等等。然而,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及其它某此原因的影响,不少父母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重视不够,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加重了心理上的不健康状态的程度,这是不利于子女的成长的。心理健康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是现代人“健康观念”的内涵。父母在关心子女成长时,要注意他们的心理健康,要及时矫正他们的心理缺陷,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自尊心、自信心和承受力,培养乐观进取的精神。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人在儿童时期,习惯最容易形成。所以,父母应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的习惯,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言谈举止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这对于他们良好性格的形成,事业的成就,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优良品德形成的基础每个孩子对父母来说都是唯一的无价之宝,家庭是孩子最初接受教育的课堂,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品德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思想素质文化修养等因素对孩子成长起决定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讲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作为父母要对自己有自知之明,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点、缺点,客观地评价自己。在孩子面前展现出自己阳光的一面,把自己好的思想品质传授给孩子,克服缺点,找出自己不足的根源,让孩子不要重蹈父母的覆辙。比如我深知自己性格急躁和这种负面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于是在孩子面前克制自己,时刻告诫自己千万不要让她像我这样,在孩子面前十分注重自己的态度要和蔼,有耐心。好多熟人对我说:“你女儿可不像你,性格真好。”是的,如果她也像我这样,那就是我的失败。注重培育孩子的规范意识,从小养成好的习惯。告诉孩子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比如:玩具玩完了放回原处,不随便乱扔;保持室内清洁,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做事有始有终,助人为乐,谦虚有礼貌,说话和气,尊重他人等。不论与小朋友玩还是我们陪她玩都让她懂得游戏规则,并要共同遵守,注重孩子自觉、自律性的培养。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性,从四岁起就让她自己独自睡一间房,早上起床自己穿衣、叠被。有时我们没起床她就自己在房间玩,从不打扰父母。上学后我们只告诉她:老师教的一定要学会,当天的作业完成了就可以玩。在学习方面从来不用督促和陪伴,专心学习,很好地完成学业。在这方面女儿有不理解我们的时候,看到别的同学爸爸妈妈看着写作业,叮嘱做这个练习册,那个试卷,她就觉得我们不关心她,不爱她,曾有一段时间为此事她同我赌气有好长一段时间,当时我就想:现在你不理解很正常,将来她会知道我们良苦用心的。父母能陪伴你的时间是有限的,你人生的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父母不是你的捌杖,我们的责任就是把你的羽翼炼得足以能抵抗人生中可能遇到的任何风雨,给你指出前进的方向,让你明白自己的前程、命运是要靠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女儿,等你长大了你会理解。 三、培养孩子独立自强的精神 独立自强的精神是个性积极化的表现,是创业的动力和成长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历史上有所成就,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都具有独立自强、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子女未来是变成独立自强,奋发向上,成为有用之才,还是只依赖父母,坐享其成,庸庸无为,同父母从小注意培养他们的独立自强的精神有很大关系。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是养成独立自强精神的起点。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他们应当由“抱着”到“牵手”、“引着”再到“放手”,即凡是他们能够自理的事都要让他们处理,逐步形成独立生活能力。有的父母总认为孩子还小,把一切包揽起来,不让孩子动手,宠爱无度,娇生惯养,这样就会不自觉地助长孩子的依赖心理,使他们变得自私任性,缺乏责任心、同情心,有时骄傲,有时自卑,失去生活的信心和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父母们说:“孩子要有自身的根,父母的业绩,父母的荣誉不应成为孩子赖以生活、索取财富和特权的资本。”现实生活一再表明,这样的父母,势必养成子女从小好逸恶劳、有恃无恐的心理态势,甚至把他们推向仗势欺人,巧取豪夺,违法乱纪的邪路,成为败坏社会风气的“害群之马”。因此,溺爱、娇惯实际上是一种愚昧的表现。父母应当注意培养子女的独立性,教育他们自尊、自重、自强、自律,懂得个人与社会,劳动与消费,权利与义务,创造与享乐的关系,引导他们在真理的追求,事业的进取和自身的完善等方面逐步形成奋斗不息的精神。 四、培养孩子遵纪守法的观念 加强对青少年的遵纪守法的教育,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安全进步和国家的民主繁荣,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许多事实说明“家庭悲剧”的出现,往往和父母法制观念淡薄,忽视向子女进行遵纪守法教育有关。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力量,不良的家庭教育则是促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据调查统计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年龄呈下降趋势,少年犯罪的人数有所增多,这是与少年期的年龄特征有关。但少年们是否犯罪并不是决定于年龄特点,而是决定于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学高年级、初、高中生这个年龄段,孩子们性开始成熟,产生了朦胧的性意识,有的还在内心深处隐藏着对异性的爱慕,甚至过早恋爱。但是,在一些青少年身上,表现出来的性早熟先于道德早熟的现象,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性爱的问题。青少年们的生活领域扩大了,活动能量增强了,他们精力旺盛,兴趣广泛,求知欲高涨,但他们的辨别能力还很有限,往往片面,偏激甚至错误。少年们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渴望独立,开始考虑人生理想,要求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信任和支持,但易于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弱,他们理想不稳定,甚至还不正确。他们性格转向内向,不愿意公开内心的秘密,有时陷入深思、苦闷。他们注意选择朋友,珍视友谊,但往往只注重交情、讲义气,有的还会结成气味相投的小团伙。因此,作为父母就不能不高度重视青春期的子女的教育。要理解他们,把他们当大人看待,尊重他们的独立意向和自尊心,自信心,充分肯定和发扬他们身心的积极因素;又要看到他们的不成熟,善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合理需要,指导他们选择朋友,帮助他们避开庸俗下流的东西的刺激,教育他们遵纪守法,对他们的行为提出严格要求和进行必要的监督,从而使他们顺利成长。 五、培养孩子具备面向未来的兴趣和能力 作父母的每天要给孩子的学习安排全面一些。培养孩子的逻辑能力,可以学习下棋;做一些逻辑方面的游戏;学习一些科学知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学习做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孩子的理性能力。想象力要更多的向科学方面引导,孩子将来会有很大的创造力。从小给孩子打下很好的学习基础,孩子的想象力才会有很深的意境。丰富的想象力要有坚实的理性支撑。孩子小学阶段还是有必要增加艺术修养和动手能力的课外班。现在趋势看英语班也是很必要,三年级左右应该开始学,口语为主最好,书面的学校将来会讲的很细。数学奥林匹克四、五年级也可以学,训练数学思维,初中后会省一些力。我的女儿李安娜喜欢游泳、唱歌、平时还抽时间练习书法、阅读很多课外书籍。我认为,将来的社会发展,需要人们具备很多种特长和独立分析、动手实践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家长应该作好认真的把握,有目的的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和能力。孩子在读书、运动、音乐、美术的学习实践中,不仅单科的开阔眼界,对孩子整体的思维和认识能力有着很大的促进和锻炼,同时有益于孩子在各科学习上的自信心的提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但是他们的成长,仍然离不开家庭教育。而且走读制的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主要形式。学生接触家长的时间要比接触学校教师的时间长,因而,父母的教育仍然是对他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配合。由于父母与子女有固有的血缘、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关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因此,孩子进入学校以后,家庭教育仍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及不能代替的力量。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接受教育和影响是从家庭开始的。每个孩子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环境中,他们的生活习惯都打上不同的家庭烙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先导和基础作用。家庭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一个人自出生到走向社会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的风气、习惯、道德等方面对其子女的影响,比其他社会群体对其成员的影响都早的多,经常的多,深刻的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没有一个不受其家庭影响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自然成了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是常任教师,甚至是终生的教师,因为教育后一代是父母神圣的天职。马克思曾经说过:“家庭的行业,是教育子女。”古人也曾说过:“养不教,父之过”。这就是说,父母对子女的成长,负有直接的重大责任。再加上家长是最了解孩子的,俗语说的好:“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父母对孩子的身心特点,和个性差异了如指掌,是当之无愧的便于因材施教的天然教师。所以说,家庭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是其他社会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也就是家庭教育有其独特的重要性。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榜样,能够促进子女健康地成长。参考文献:【1】木地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M】河北大学日本问题研究教育组译,刘和民校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1.[2]余心言.名人家庭教育故事[M].上海人民出版 ,1982 [3]王通讯.人才学通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4]唐缚生.人才述古[M].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