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了后面忘前面怎么办
已有 255 次阅读 字数(1598) 2011/6/9 9:45:01
丽丽最怕的就是读课文。当她读书的时候,她要一个字一个字盯着读,如果眼睛扫得快一点,就会丢字或串行,这使得她更加小心。每次老师叫同学单独读课文的时候,她总是很紧张。被老师叫到后,丽丽总是毫无自信地站起来,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念不了两行她的手心就开始出汗,脸开始发烫,一段读完后,她的脸上已经是汗津津的了。读完课文坐下后,她心里轻松了很多。但是,刚才读了什么内容她一个字也没有记住。后来,老师也开始照顾丽丽,总是在课上特意叫到她,她逐渐地不再害怕了,读书也开始连贯了许多,老师和家长都表扬她进步了。丽丽心里也很高兴,但还在疑惑,刚才读的什么我怎么没印象呢?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丽丽可能是对语言不敏感。例如,我们说到阳光就会想到“阳光灿烂”,即使没有认真地看,也会很流利地读出来。词汇量少,阅读内容不够丰富的孩子,就会对这样的语言不敏感。
再有是视觉与大脑反映不协调。表现为眼睛看到的文字反映进大脑时,大脑接收起来慢半拍,读出来的速度就会慢。而眼睛滑动的速度快,大脑没有反映就进入了下一个字词,中间的文字就被遗漏了。对有阅读障碍的孩子而言,阅读很困难,他们总是语不成句,磕磕绊绊,就是没有其他人听到,自己读给自己听都会很痛苦,更何况要在课堂读给大家听,思想上的压力可想而知了。有阅读困难的孩子如果还有记忆问题,就会像案例中的丽丽,读不好还记不住。
读书时文字和发音不能够统一,也是不能够流畅阅读课文的重要原因。
请妈妈注意
从小开始语感练习对孩子学习有利
让孩子读没有画面的文字书,是培养孩子对文字符号的敏感度以及对孩子进行文学熏陶的重要方法。有图画的书,比如漫画,把故事情节画在画面上,不需要孩子去想象,孩子容易把注意力都用在画面上而忽视文字,对文字的印象就不会很深刻。没有画面的图书更能够启发孩子去想象和创造,这种联想是在记忆库中提取信息,重新浮现画面,或在记忆画面的基础上再创造,这些联想给孩子带来的财富远远高于有画面的图书。
没有画面的图书,还利于建立起文字符号与故事之间的联系:记住一段文字就能知道美妙故事。于是,孩子在学习生字的时候会有一种期待。如果妈妈一边念着故事,一边用手指在文字上划过,将一些有趣的文字描述重复地读给孩子听,孩子就会更多地感受到文学的魅力。长期受到文学语言的熏陶,还没有学习文字,孩子可能就已经能够出口成章了。所以说,文学语言培养对孩子意义深远。
手眼配合的能力也需要锻炼
很多教育幼儿的图书中都讲到,要让孩子学习串珠子、拾豆子、扣扣子、系鞋带,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目的和意义就是让孩子从小练习精细动作,使手眼协调。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正是通过眼睛,孩子才能真实地感受世界,多看、多动手,孩子的大脑在接受事物时才会敏捷。从小没有做过这样训练的孩子,长大后在学习上必然会遇到麻烦。
注意力分配不均造成遗忘
读课文时孩子还需要格外地集中注意力:在观察字的构成时要集中注意力,否则会看不清楚;在识字的过程中也要格外集中注意力,耐心等待大脑作出反应。这种额外的注意力分配会减慢孩子完成任务的速度,读课文时,由于精力集中在识别每一个字词上,就会出现读后面的忘记前面的情况。
强化训练
看图解馋
和孩子一起看一本有彩色图片的菜谱或者西餐点心食谱,然后和孩子一起“抢”属于自己的好吃的。一个人翻开彩页,两个人同时作出反应用手指向食物,并马上说:“我要!”谁抢得快就是谁的,另一个人也想要的时候,就要看看谁的理由更加充分。可以说:“这个给我,我要给姥姥去,因为姥姥的牙不好,要吃软的。”后者说:“这个适合我去春游的时候带着,你在家里吃,当然没有我春游意义重大啦……”
通过这样的游戏,让孩子的视觉快速搜索并确认。大脑反应迟一些的孩子就会努力作出反应,孩子的反应就会变得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