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上小学了,你准备好了吗?
已有 252 次阅读 字数(1149) 2011/5/12 16:22:18
一、抓好入学前的生活习惯准备
常听有些年轻父母说,孩子进入小学后,比在幼儿园里瘦多了。主要原因是: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衔接还不协调,生活规律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时还适应不了。其次是家庭未能根据这一变化恰当地改变孩子的生活。因此,幼儿入学前的生活习惯准备尤为重要。
1、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孩子上小学后,不象在家或幼儿园里,由父母、老师照料、管理一切。为此应及早让孩子做一些自我服务的劳动,以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穿脱衣服、系鞋带、整理东西等等。上学后就能自己管理自己,能很好支配课间和课余时间,独立完成作业,自己准备学习用品和料理生活琐事,很快适应小学生活。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首先要教育孩子养成爱护书籍和学习用品的习惯。应在幼儿园教会他们自己收拾整理,不乱涂乱扔;会自己整理书包,做好作业把文具放在固定的地方等等。其次,养成幼儿有规律地生活的习惯。小学的学习以上课为主,有严格的作息时间,不能迟到、早退、旷课,因此家长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非常重要,会看钟表,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遵守时间、有规律地生活的习惯。此外还应养成孩子正确的姿势,正确的握笔和书写习惯,要是养成不正确的姿势看书写字的习惯,到小学后纠正就难了。
3、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小学是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培养幼儿乐群、恋群,学会交往、善于交往,具有良好的个性,对幼儿愉快、成功地开展新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我们还应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性,良好的品性是成功与同伴交往的基础,我发现那些乐于将自己的玩具、图书、食品与人分享,对人热情有礼的孩子常常成为许多孩子的玩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榜样、游戏等培养孩子真诚、善良、热情、守信的良好品质。另外,我们还经常通过一些活动,如“大带小”活动、“同年级班联谊”活动,使孩子们大胆与各类伙伴交往,如在“大带小”活动中,班上幼儿与年幼伙伴交往,他既是哥哥、姐姐,又是活动领导人,在游戏活动中,他们既要关心年幼伙伴,又要发挥领导才能,说服年幼伙伴服从自己和信任自己,这样的活动增强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另外,要求家长们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使孩子们得到愉快的同时,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孩子上学后,与老师的接触比幼儿园大大减少,而在班级集体中与同学的接触却增加了。孩子社交能力无疑对他们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社交能力强一般学习成绩也较好。通过多种环境的创设,给孩子多种交往的机会,引导多种社交的方法,教育孩子关心、帮助他人,理解他人,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会初步判断是非和解决他人间的矛盾,培养处事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在进入小学后,情绪愉快、稳定,能很快适应集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