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敢于说“不”
已有 288 次阅读 字数(2225) 2015/9/22 13:07:52
很多时候,我们把“听话”当成了教育孩子的捷径 女儿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是老师心目中比较听话的孩子之一。老师非常喜欢她,她经常请我和妻子向其他家长传授经验。我们也乐此不疲。和大部分家长一样,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后来发生在女儿身上的一件事,让我开始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那是伊伊上小班的时候,一天回到家里,外婆心疼地告诉我,伊伊在幼儿园尿裤子了,穿了一天的湿裤子,等她去接的时候,裤子都半干了。我问伊伊为什么不报告老师要上厕所呢?伊伊告诉我们,她本来想举手报告老师,可是老师说过,老师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听讲,不能到处乱跑,她实在憋不住就尿在裤子里了。 “那可以请老师帮你换条裤子呀。”妻子说。伊伊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她说她才不要让老师和小朋友知道。因为老师说,听话的孩子,老师组织上厕所时一定要去。结果她忘记了。 从这件事上,我们还了解到,如果不是在老师提醒上厕所的时段,伊伊通常都不敢把自己的生理需求及时告诉老师。后来,我们发现伊伊不怎么爱喝水了,无论我们怎么劝说,伊伊就是不肯多喝一滴水。夏天喝水少很容易生病,没多久,伊伊就生了一场病。即使在病中,她也不怎么多喝水。妻子和幼儿园的老师劝说了好多次,伊伊才开始正常喝水。 通过这件事,我和妻子意识到之前对伊伊的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把“听话”当成了教育孩子的捷径。比如,我们常常会以“听话”作为标准来赞扬和奖励孩子。 长期这么做,就会让孩子认为“只有听爸爸妈妈的话,他们才爱我”。于是,孩子就会用“听话”来换取爸爸妈妈的爱,这又会进一步强化孩子的“听话”。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孩子慢慢缺乏主见、不敢表达自己的正当要求。 不让孩子伤在所谓的“听话”上 对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主要来自他们心目中具有权威的大人,这种要求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和能力。作为大人,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如果为了自己省事和省心,仅用“听话”来要求孩子,那么孩子为了达到大人的要求,会下意识地讨好大人,比如在幼儿园的时候,当有困难的时候,就会不敢轻易惊动老师;当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不敢麻烦老师;当不开心的时候,更不会直接向老师倾诉。 长此以往,势必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做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受到影响,还容易养成惯于看人脸色的消极行为,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和妻子决定有意识地引导伊伊学会正确面对大人的要求,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正当需求,不让孩子再伤在所谓的“听话”上。 随后发生的一件事,让我们觉得机会来了。一个周六,我和妻子打算先带伊伊去商场买衣服,然后再去看儿童剧《白雪公主》;伊伊则想先看儿童剧,再去买衣服。妻子故意说道:“伊伊是个听话的孩子,这件事爸爸妈妈说了算。”伊伊很不开心,但是没再说什么。 我悄悄问伊伊,为什么她想先去看儿童剧?伊伊告诉我,每次妈妈带她去买衣服,总是逛好久,回家的路上她经常睡着了。可她不想看《白雪公主》的时候也睡着。我动员她把想法告诉妈妈。伊伊摆摆手,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说:“算了,你们说了算。”我听了很心疼孩子,真没想到她看似听话的背后,竟然有这么多的无奈。 我继续鼓动她,要是不想睡着,就一定跟妈妈说。我还保证,如果妈妈觉得她说得有道理,一定会同意她的要求的。最后白雪公主占了上风,伊伊去找妈妈了。妻子认真地倾听了伊伊的话后,决定同意她的提议。那天伊伊看得非常高兴,回家的路上小嘴叽里呱啦说个不停。 我趁机说:“多亏你跟妈妈说先来看儿童剧了,要不你睡着了,多可惜!”妻子也附和说:“伊伊是个大孩子了,可以告诉我们她的想法了。以后我们也要多听听伊伊的意见呢!”第二天我送伊伊去幼儿园时,特意当着伊伊的面向老师提起这件事,由衷地表扬她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鼓励孩子敢于说“不” 我们尽可能给伊伊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平等地对待她,让她多表达自己的意见,鼓励她敢于说“不”。同时,还引导她认识到,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说的话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大人们也会经常犯错。如果大人做得不对、提出的要求不合理,孩子完全可以向大人提出来。 为了让伊伊在幼儿园也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还经常陪她玩模拟幼儿园的游戏。先是伊伊当幼儿园老师,我们做小朋友,让她给我们不断提出要求。如果她提出的要求不妥,我们就会举手告诉她。接下来我们又互换角色,让伊伊做小朋友,我当老师。当我提出的要求比较过分时,她就会和妈妈一起举手表示抗议。 因为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伊伊逐渐敢于对大人的决定提出反对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她说得有道理,我们就会认真地照她的想法去做;即使她说错了,我们也不轻易否定她,而是把发现错误的机会和改正的空间留给她。 “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这是大部分中国家长秉持的教育观念。在国内的教育体制下,听话的孩子也往往会更多地得到老师的喜欢和青睐。 但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一个实验:对2——5岁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跟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发现,在儿童期有反抗倾向的人中,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而儿童期没有反抗倾向的人中,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74%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 作为家长,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是在“引导”和“培养”孩子,其实是在伤害孩子,这一点是需要我们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