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娟个人空间

成长日志

看《1921》有感

已有 479 次阅读 字数(1541) 2021/7/28 10:07:4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近日,电影《1921》在全国点映,引发观众热烈反响。从李达的含泪讲述、何叔衡的失声痛哭、毛泽东同志铿锵有力的预言中,我感受到了革命先辈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景、干自己的事,永不后悔向前走下去的初心和使命、信仰和信念。    《中国1921》重现在1921年以前,中国的动荡场景和军阀混战的混乱年代的一批以毛泽东为首的青年人从渴望赴法流学到坚实了斗争革命的转变,再现了那一代年轻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再现了毛泽东青年时期励志改变中国现状,改变军阀统治,人民当家作主的决心与活动。    从影片本身来看,虽是讲建党以前的故事,实则对现代的年青人有着极大的学习和借荐作用。电视一开始就讲一群以毛泽东为首的年轻人从湖南来到北平,准备筹款赴法留学。但是眼看着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非但没有畴到款,连身上的盘缠也所剩无几,同学们虽心念法,但不得不面对眼前的问题。心中的梦想想要实现,先要安身立命,找工作。这段情节让我想到现在大学生就业。这几年高校连年扩招。使不少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的危机。许多人在压力之下不得不放弃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可能,改换其他的工作。还有许多人无论怎样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索性不找了,成了啃老族。其实呢,不是找不到,而是不肯降低找工作的标准。如果降低标准,三百六十行,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剧中的毛泽东不等不靠,以洗衣起家,帮老师杨昌济完成书稿,后来,他成了北大图书馆的馆理员。此时的毛泽东并没有忘记自己心中的梦想,只是当时的他看到残破的中国心中堪忧,逐渐打消了出国的念头,他相信在中国也一定可以现自己的理想。他觉得在这个社会的大课堂上是永远也学不完的。从最初的当图书馆理员,当小学教员,组织爱国运动,办报纸,到后来的驱张,组党,这就是一个人的成长,变得成熟,睿智。我们看到的伟人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懂得自己的路,国家的路应该怎么走,但是我们总能看到那些闪着成熟办事,理性思维的影子。    一个青年人的成长就是这样 ,想到今天的大学生。必须承认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但是先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哪怕是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因为我们毕竟还有心中的梦想,在这个过程中尽管随着时间的变幻,环境的变幻,梦想也许变了模样,经过社会的习礼,它可能变得更加实际,成熟,理智。现在的我们再向理想前进,努力时,也就会越发的从容不迫。就像这毛泽东一样。    居中的男主角四年前就演过一部叫《恰同学少年》的电视,也演毛泽东,当时看完觉得为之一振,如果说上个剧的毛泽东还是个有才华的清涩少年,那这部剧当中的毛泽东的思想和行动上有了更加有谋有略,更加成熟,稳重。 2021年中美阿拉斯加会晤,面对美国的无理要求,中国外交政治局委员杨洁篪霸气回应:“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对话。”中国高铁已超越欧洲之星,中国成为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全球唯一实用化制造者,中国研制的碳纳米管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中国速度、中国创造,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中国“百年巨轮”乘风破浪驶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1921-2021,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吗,我们感慨;是我们的共产党带领着辛劳大众推翻“两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国;是我们的共产党带领着中华儿女艰苦奋斗,筑起了中国的荣誉稳定、和谐福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更就应熟知历史,以学促用,以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职责感,提高认知和学习潜力,强化时代职责感,为铸就新的辉煌做出贡献;就应牢记历史,以史为鉴,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在工作和生活中展示共产党人的时代精神。这个历史剧还有许多值得一说的地方,我就不一一例举了,历史剧就应该这样,既要还原历史,又要借古喻今!  

评论 (0 个评论)   点赞(0)

facelist

成功
  • 日志:310
  • 相册:234
  • 心情:0
  • 留言:83
  • 关注:0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