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个人空间

成长日志

班级区域活动观摩交流

已有 299 次阅读 字数(1635) 2015/12/29 15:03:29

                             班级区域活动观摩交流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活动,是幼儿园中比较常态的活动,但区域活动却也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比较薄弱的环节。特别是一些老师,对区域的认识不够,以为区域活动,只有随便的投放一些材料,让孩子们自由的玩,却没有目标与计划,以为“自主” 就是让孩子盲目的玩,到了时间,一段音乐响起,让幼儿收拾材料就完事了。为了让老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我们进行了四个半天、四个年龄段的区域观摩交流活动。四个半天的区域观摩活动下来,首先肯定的是,四位老师在态度上都比较的认真,从整体来看,老师们也有了对区域活动开展的流程意识,知道首先要开始介绍新的区域材料,然后去观察、组织引导幼儿的开展区域活动,最后有个讲评、小结。我们也发现,孩子们很容易满足,抛开材料的多样性、丰富性不说,只有给孩子们自由的空间,孩子们都很开心。但四个半天下来,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共问题。 一、规则要求(班级的常规)1、班级的常规是所有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不仅仅是在集体教学中能体现班级的常规如何,其实在每个环节中都可以看出一个班级的常规好与坏。例如:个别班级的幼儿对搬椅子的环节还不是很理想,还是喜欢一只手拖着椅子走。个别班级对于整理材料的环节不够理想,活动结束时,材料未有序摆放,固定物品的取放处未以符合或图示对应。2、个别班级的“进区活动卡”设计的较新颖,但幼儿的规则意识、执行意识不够强。 二、区角的材料1、区域的材料,未按幼儿 实际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投放,没有很好的体现领域及主题的特点。例如:建构区的积木,四个年龄段没什么区别,都只是放了一些积木及废旧的纸盒。2、 提供的材料不是很充足,层次性及可操作性不够。例如:托班投放的一份生活材料,让幼儿帮动物刷牙,幼儿兴趣较高,但要几个幼儿共用一份水来刷洗,所以就有争执的现象出现。托小班的幼儿,要准备同等多样的材料。以便让幼儿人手一份。 三、观察指导  观察指导教师应能巡视,照顾全体幼儿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给予适度的指导,能根据安排有重点的指导,对水平低的幼儿有针对性地指导。  1、但在观摩中,发现教师有“走秀”式的巡视,但是缺乏观察的能力,巡视往往是毫无目的的,以至于发现,各班都有一些孩子,在区域活动时是被“忽略”的,没有人过问。2、对于不同水平的幼儿,教师没有用不同的引导策略,由于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不够,幼儿操作时也没有能力差异的体现,教师也缺少观察记录的意识。 四、组织引导: 组织引导,教师应能根据幼儿操作情况及时调整指导策略,有效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能根据幼儿目标达成度调整计划。例如:在美工区,老师投入的只是简单的橡皮泥及简单的磨具,幼儿大多只是在磨具上印泥,没有自己来捏一些东西,教师可投入一些简单搓圆、压等步骤示意图,引导幼儿来制作。 五、幼儿参与 区域活动中,大部分幼儿参与活动较积极主动,但让合作完成的不多,中大班可以提供一些具有挑战难度的材料,让幼儿可以合作完成。例如:大班的建构区,可以打印一些著名的建筑物照片,可以让幼儿根据建筑物的形状,寻找不同的材料,合作来完成搭建。六、讲评、小结。区域结束,老师们自己说的多,幼儿讲的少。1、应鼓励幼儿多说、多分享。让幼儿通过彼此的分享,相互的学习。2、要有呈现作品的展台。幼儿的作品要展示出来,教室里各区域中幼儿的成品及半成品太少。在整理区域材料的时候,孩子们都把自己搭建的一些作品,重新拆掉了。3、采取多种的讲评手段。例如:用视频、照片等形式记录幼儿区域时的一些情况,作为讲评的材料。4、教师要小结一些区域中的情况。例如:在大班科学区里面,一个幼儿在吹气球时,吹得过大,气球爆炸了,但教师只是简单的与那个幼儿说了。没有在小结中提醒其它幼儿,操作时要注意的事项。  区域的开展是个长期的“工程”,此次观摩活动只是刚刚开始,对于区域的开展还需要长期的关注与研讨。例如:如何处理区域中的突发事件,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区域活动中,教师何时适时的介入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今后要研讨的话题。 

评论 (0 个评论)   点赞(0)

facelist

成功
  • 日志:53
  • 相册:0
  • 心情:0
  • 留言:6
  • 关注:0
回顶部